中新网福建新闻2月11日电 2月8日至9日,福建警察学院刑技大队团总支前往龙岩市武平县开展“花灯熠熠闹新春,古韵悠悠续传承”社会实践活动。本次实践活动通过参观学习、文化体验、志愿服务等方式,深入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武平中山花灯的历史与文化内涵,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探寻中国人代代相传的集体记忆。
活动期间,实践团前往武平县百家大院、中山镇古街和非物质遗产文化展示馆,深入了解武平中山花灯的历史渊源。花灯盏盏,流苏缕缕,遍览种种风俗迹物。在岁月流转中,中山镇客家文化早已与春节习俗交织融合,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中山花灯便作为武平人民春岁祈福的传统器具不断传承下来。
“竹骨要正,才能立得住;裁纸要细,才能耐得看。” 武平中山花灯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洪福华师傅说道。洪师傅以八角宫灯为例,向实践团讲述武平中山花灯的发展历史,传授制作工艺。实践团深切感受到在这份非遗技艺背后,是每一代武平中山花灯人的坚守和匠心精神的传承。
随后,实践团与武平县文化体育和旅游局、武平县图书馆联合“花灯绘梦·喜闹新春”元宵花灯体验活动。活动包括“改编儿歌表演《花灯照平安》”、“我来做花灯”等环节,以生动趣味的形式宣传推广武平中山花灯。一盏花灯,点亮的是传统,传承的是文化。
实践团成员们领悟到了武平中山花灯的独特魅力,JNTY.COM纷纷表示,要用行动守护非遗技艺,用热情点燃文化之光,用心传承非遗技艺和匠心精神。(完)